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对他当下及未来可能都是重要的。
这应该是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是防止出现问题的思路。
还要提醒家长们的是,纯粹的口头奖励也不要过分。
儿童只有在对自己的能力不确信的情况下,才需要有外在的赞美和肯定来稳固他的自信。
无论在什么事情上,只要孩子已形成较为确定的能力,就不需要经常去夸他,否则他会感到做作和廉价,反而让他对自己产生怀疑。
比如圆圆第一次缝了件布娃娃的衣服,我真诚地表扬她,当她已经缝到第四件时,我就不需再用“你缝得真好”
这样的话夸奖她。
我说:“你的针脚缝得更均匀了,边线缝得比上一件还直。”
这样的表扬话她听起来就比较真实,能带来成就感。
表扬的话说得过头了,不如不说。
家长对孩子真诚的欣赏有各种表现的渠道,除了直接的夸奖,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表达出来。
不打击孩子和不过度表扬孩子,意义其实差不多,都是家长不去扰乱孩子的自我认知。
在发展孩子各种良好品行习惯中,胡乱奖励不会对孩子的飞翔产生助力,反会成为挂在孩子翅膀上的石块。
“考好了不奖励”
正是为了避免给孩子帮倒忙。
注释:
[1](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旭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56页。
[2](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343页。
[3](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旭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272页。
[4](美)费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三联书店,1988年11月北京第1版,79页。
[5](美)费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三联书店,1988年11月北京第1版,181页。
[6](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69页。
[7](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200页。
[8](美)费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三联书店,1988年11月北京第1版,41页。
[9](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旭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117页。
[10](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旭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222页。
[11](美)费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三联书店,1988年11月北京第1版,180页。
前世,沐苏作为一个穿越女,成为监国皇后,在大周朝叱咤风云半生,最终却落得国破家亡,在朱雀城下以身殉国。她大概是最失败的穿越女了吧!可是她又重生了,这一世,总不能再成为最失败的重生女了吧?...
成天在五岁的时候被一个老头子给坑到了深山老林里修炼,二十年后终于可以下山。下山后的成天只想找个漂亮老婆,生几个孩子,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踏实日子。然而下山之后总是有人要阻碍成天的这个伟大梦想,为了这个梦想的视线成天不得不不但的打趴这些人,到最后成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只是结果有些超过他的预期了...
女神你是天师么?不是,我主要负责一些研究工作。研究什么?嗯被我师父研究...
他给她百般的溺爱,她沉浸其中,然而,他走到她跟前女人,我对你这么好你准备用什么补偿?她你想要。。。然而,还没等她说完,他强行抱起她,冲进卧室。...
杭州余家庄的小少爷余飞被爷爷江南武林盟主余万霆送进云庄,跟随在云庄庄主张方洲的大弟子徐云身边习武。徐云曾被武林群豪寄予厚望,被认为是年轻一代之中的翘楚,却不知为何隐居竹林之中,十年都不曾踏下白云峰一步。余飞的到来打乱了徐云平静的生活,却也让他重拾生活的乐趣。与此同时,曾经名噪一时的天王帮帮主王冠儒重整旗鼓后再次打起了称霸江南武林的主意,而他第一个盯上的目标便是白云峰上的云庄...
一张阴错阳差的军塾征召令,让陆清影趁机逃婚离家,混入满是男子的军中私塾。女子私入军塾终究是杀头死罪!她当如何隐瞒身份,化险为夷?同窗谈笑间,阴谋,悄然而至,转眼,硝烟四起!家仇,国恨,外敌,内乱,古来忠义难两全,儿女私情又怎敌得过国之大义?战火纷扰,她与他们纠葛情缠,终当何去何从(一句话简介前期,女扮男装,古风校园,后期,战场巾帼,红颜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