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当天下午沈孝刚提出了征粮的事情,次日户部尚书就叫他写了封折子递上去,到下午时,折子端端正正地摆在正元帝案头。
正元帝看罢拊掌叫好。
当时郑仆射也在,正元帝便叫他看了一遍折子,末了道,“朕记得郑爱卿当初说……科举选拔的人才怕是书呆子,做不了实事。
朕看这沈孝便是个做实事的人。
关中大旱,户部短粮,征粮一事正是解决之法。”
语气中不无显摆。
郑仆射笑了笑,也不否定,顺着正元帝随意夸了几句。
心里却不屑一顾。
想得到法子,跟能不能施行法子,这是两码事。
这位状元郎是自取灭亡,二皇子让他征粮,想必也是走到绝路上了。
夸赞之余,正元帝心中也知道征粮的难处,他当场大笔一挥,亲自给沈孝写了一道征粮诏,要他捧着诏令去征粮。
对八品小官来说,这已是无上的荣耀了。
但正元帝明显低估了征粮的难度。
从三月底提出征粮的法子,如今已是六月初了,两个月的时间内,沈孝捧着诏令征粮,关中各郡县的乡绅大族拜访了不止三五遍,可三十万石粮至今才征了不到十万石,且大半的粮食都是跟二皇子交好的世家贡献出来的。
而永通渠那头,崔进之拿着户部发的粮给民工做人情,修永通渠如今成了长安城一等一的好差事,吃香的喝辣的,一人干活,街坊领居都不会饿着。
二皇子气得牙痒痒,就连二皇子身后的世家如今也微词阵阵——沈孝这是拿他们的粮食去帮衬太子呢,他到底是二皇子这头的,还是太子那头的?
“沈大人如今可好,捧着陛下的征粮诏在长安城处处碰灰。
就剩一个月了,还差二十万石粮食的缺口,据说他天天守在各个世家大族的门外头,可根本没人愿意见他。
不过二皇子好像一点都不着急,连个征粮的助手都不给沈大人派。”
随从躬着身子,对李述汇报近来的情况。
昨日是六月初一,李述照例去了千福寺给亡母祈福。
刚从千福寺回到别苑,便见府里的侍从已等在门口了。
自二皇子那边提出征粮这件事后,李述自知自己也逃不过被征粮的命运,因此借着避暑的名头搬到了城外别苑住着。
到如今已住了两个月了,朝堂里的大事小情都靠府里随从随时禀报,幸得近两个月来无论是太子还是二皇子都比较安生,朝中无大事,忙碌的唯有沈孝一个人。
这别苑坐落在山腰上,山顶上便是千福寺,山里还有清泉,到了夏季凉爽又舒适。
李述年年夏天都会来此避暑。
随从跟着李述进了别苑,沿着曲折的走廊,他弓着腰将近日朝中的事情都禀报了一通,尤其是沈孝的近况。
李述淡淡地嗯了一声,也不多说。
她没有什么好说的。
朝堂之事不是过家家酒,笔墨纸砚下藏的都是刀光剑影,稍有不慎就会尸骨全无。
沈孝想要爬上去,可也得看他有没有本事爬上去。
他既然入了二皇子麾下,走错了路,最后跌下来粉身碎骨,那也是他自己受着。
李述继续沿着走廊往前走,侍从哈着腰又禀报道,“公主,匠人将羊脂玉石雕好了,一人高的玉观音,没一点瑕疵,如今在库房里搁着。
千澜上辈子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职场女青年,每天混吃等死领工资。莫名其妙穿成了一个女捕快,没想到竟还是个世家千金,很是来头大。身旁一大堆老祖宗,陪着她查疑案夺家产步步高升,可为什么总有些黑衣人步步相随,想着要她这么个内宅姑娘的命?没办法,脾气使然,一切想要对她不利的人,她一般都是直接上去踩,动手不动口的!...
...
新死描眉施黛,久亡画皮雕骨。身边的人未必是人,久闻的故事也未必只是故事。...
美女同桌一直瞧不起我,我偷偷往她桌洞里塞了...
隐婚前顾南北惨不忍睹,差点被后妈嫁给一个老头子。就连自己的未婚夫也被亲妹妹抢走了。隐婚后老公,我被后妈欺负了李特助,把人绑好,让我老婆出气!老公,我坐车忘记带钱了李特助,去路上撒点钱,让我老婆捡!...
一梦千年,从修真界穿越回来的凌风,发现周围一切都和他当初穿越前一般无异,他又重新成为那个身患绝症的苦逼骚年。重踏仙路的凌风逐渐发现,进入末法时代的地球并不像表面看到这么简单,随着探索,一个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光怪陆离的仙侠世界,渐渐浮出了水面PS本书不做种马,不玩后宫!严肃的最后说多一遍这真的是一本充满惊险探索以及无限想象的仙侠小说。...